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海岛花开——家庭博物之旅 海南篇(让孩子在自然中释放天性,与孩子在旅行中共同成长,建立亲子关系外的珍贵友谊)

書城自編碼: 375438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親子/家教亲子关系
作者: 肖翠 林秦文
國際書號(ISBN): 9787555114321
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12.3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儿童折纸大全(儿童创意美术手工系列)
《 儿童折纸大全(儿童创意美术手工系列) 》

售價:HK$ 34.3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人文与社会译丛)
《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人文与社会译丛) 》

售價:HK$ 90.9
最好的教养:别错过孩子的4~7岁成长关键期
《 最好的教养:别错过孩子的4~7岁成长关键期 》

售價:HK$ 57.3
给孩子的语文四书:语文原来可以这样学(全四册)
《 给孩子的语文四书:语文原来可以这样学(全四册) 》

售價:HK$ 170.2
人海之间:海洋亚洲中的中国与世界
《 人海之间:海洋亚洲中的中国与世界 》

售價:HK$ 69.6
这里是中国(3):华夏文明史诗
《 这里是中国(3):华夏文明史诗 》

售價:HK$ 233.6
伟大的中国奇迹:给孩子的古建筑解剖书(全8册)
《 伟大的中国奇迹:给孩子的古建筑解剖书(全8册) 》

售價:HK$ 431.9
Fundamental of Physics(7th Edition) 基础物理学(第7版)(改编版)
《 Fundamental of Physics(7th Edition) 基础物理学(第7版)(改编版) 》

售價:HK$ 104.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45.4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2018年最新修订版)》
+

HK$ 70.0
《孩子、家庭和外部世界(尹建莉父母学堂推荐)》
+

HK$ 59.7
《超强亲子游戏》
+

HK$ 64.2
《心理营养: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
+

HK$ 51.1
《家有中学生——给青春期孩子父母的实用秘籍》
+

HK$ 63.4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編輯推薦:
国内探索家庭博物旅行模式的著作。作为“家庭博物之旅”理念的倡导者,肖翠和林秦文不吝在书中分享自己长期以来实践所得之经验,敞开心扉和中国家长共同探讨家庭博物之旅在中国的可行性。北京大学教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刘华杰认为“《海岛花开》为家庭旅行、自然研学提供了很好范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孟久儿则认为“在自然研学、博物旅行日渐走俏的当下,本书的出版对如何深入开展有意义的家庭博物旅行具有探索和推广价值”。内容丰富,真实有趣。本书是一本汇集了博物、科普、亲子、教育等诸多元素的原创作品,书稿内容丰富,三口之家在海南岛探索植物之旅的故事既真实又有趣,融严谨的科学知识于有趣的旅行和讲述之中,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同时又暗含了亲子教育的线索和启示。行文优美、照片精美、科普权威。作者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专家,拥有专业背景,保证了文中科普知识的权威性。肖翠擅长行文,林秦文擅长拍图,图文完美搭配。此外,本书装帧精美、设计创新、用纸考究,图书质感与阅读体验兼具。手机扫码,助力家庭博物旅行。海岛之行,近300个物种,多角度特写,图书 线上拓展图鉴为你呈现海南岛奇妙的植物世界;多条自然研学旅行路线的回顾整理
內容簡介:
本书记录了一家三口(爸爸、妈妈、3岁女儿)在海南岛经历的16天植物观察之旅,既是一本海南岛游记,也是一本海岛植物观察手记,还是一本家庭博物旅行札记。赏心悦目的海岛美景、无忧无虑的亲子时光、无处不在的博物知识,两位植物学工作者摒弃传统的旅行路线,以自然为向导,在海南岛深度畅游。他们发现,孩子远比想象中强大,在大自然中嬉戏、学习,在旅行中成长,不仅锻炼了孩子的想象力、专注力、表达力和忍耐力,更让父母和孩子重新认识了彼此,收获了一般旅行无法比拟的参与感与满足感。
關於作者:
肖翠,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简称NSII)主任助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理事,著有《北京自然笔记》《雄安草木行》。擅长以摄影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记录所见所闻。主张在自然中育儿并与孩子一起成长。以亲身实践推行家庭博物旅行的理念。
林秦文,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植物分类、引种驯化、野外考察工作,对中国南北各地植物考察20年,个人植物图库超过50万张,包含9000多个物种。主要著作有《中国主要栽培植物名录》《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忍冬科》《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北京册》等8本。
目錄
爸爸在海南大学等我 / 003
探秘火山口 / 011
邂逅金牛岭 / 025
离开海口去博鳌 / 037
海子角找水椰 / 051
奔跑在博鳌的田野中 / 065
跟我一起唱歌的铜鼓岭 / 077
我认识了可可树 / 091
七仙岭,我没爬上去 / 109
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新种 / 117
大小洞天的别样乐趣 / 131
东寨港的红树林 / 145
儋州热带植物园 / 161
精彩在路上 / 175
走进五指山 / 189
吊罗山的蚂蟥亲我了 / 201
探秘南湾猴岛,归 / 215
探索中国家庭博物旅行的可能性 / 221
写给父母:勇敢走出去,亲近植物,遇见美好 / 225
孩子,你慢慢走 / 230
家庭博物之旅,家长关心的10个问题 / 232
后记 / 237
內容試閱
推荐序与孩子一起成长
肖翠、林秦文夫妇的《海岛花开》立即让我想起 19世纪英国人霍顿(William Houghton,1828—1895)的一部名著《博物学家和孩子们的海边漫步》(Sea-side Walks of a Naturalist with His Children)和卡森(Rachel Carson,1907—1964)的《惊奇感》(The Sense of Wonder)。博物学在中国开始复兴,博物活动和相关书刊在中华大地上也红火起来,虽然在许多方面仍不及人家维多利亚时代(没有妄自菲薄的意思,现在我们也有一些优势,比如有了因特网和数码相机等,做起博物很方便)。等了一百多年,等来了霍顿作品的中文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2013年已出版此书中译本,书名翻译为《博物学家和孩子们的海边漫步》。英文单词的单复数及书中的图片和文字交代了另外一些信息:博物学家是 1人,孩子是 3人,而且前面有修饰语 His(他的),漫步是12次。妻子没有直接参与,但献词却是写给她的。这本书还有一部姊妹篇《博物学家和孩子们的乡村漫步》(包含 10次漫步)。1872年两本书出了合集《一名博物学家与其孩子的漫步》。再补充一句,霍顿跟同时期的伍德(John George Wood,1827—1889)一样,既是牧师又是博物学家,著述颇丰。霍顿还写过《不列颠淡水鱼》《古代博物志掇英》《不列颠昆虫概览:昆虫学研究入门手册》《大不列颠商业海鱼博物志》等。当然,比起达尔文和华莱士,霍顿和伍德还算“小人物”,但这些小人物的图书在当时非常畅销,他们的作品培育了维多利亚时代一批又一批博物实践者。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推出了卡森《惊奇感》的中译本,书名意译为《万物皆奇迹》。此书也是卡森 5部著名作品中后一部译成中文的,讲述了海洋博物学家、作家、著名环保人士卡森自己带着外甥罗杰在海岸玩耍、感受万物的故事。卡森说:“我俩忘情地对着海大笑,这婴孩是头一次见识汪洋的恣肆,而我和海已缱绻了半生。不过,我俩都感到同样的兴奋, 因这天水四围的黑暗与狂莽。”(Together we laughed for pure joy—he a baby meeting for the first time the
wild tumult of Oceanus, I with the salt of half a lifetime of sea love in me. But I think we felt the same spine-tingling response to the vast, roaring ocean and the wild night around us.)(卡森,中译本第2页)但是很快,这孩子已知晓关于海洋的一些事情了,“滨螺、香螺、贻贝,一岁半的罗杰竟然都能含含糊糊地说出名字,我不知道他是怎么记住的,我只知道,从没刻意教过他。”(卡森,中译本第 16页)
带孩子在野外玩,真的不需要刻意教什么,孩子一定能记住许多、学到许多,而且许多东西是课本里、课堂上学不到的。我可以证明这一点:我小时候父亲就带我们兄弟俩在河边野炊,到山上采野菜、采蘑菇、挖草药等,不知不觉就知道了许多大自然的事情。起先不以为然,等我长大了才晓得要感谢父亲,一位博学、热爱大自然的父亲。本书中的父亲、母亲均是博物达人,有丰富的野外经验,感受大自然、辨识物种不是问题。稀缺的是时间!与我们教师不同(我们有寒暑假,平时上完课也可以开溜),本书作者跟许多人一样,一年到头假期不多,全家人能一起长时间探索大自然,机会难得。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这个家庭是多么和谐、幸福。16天的海南之行收获的肯定是孩子可可。在自然中玩耍,在玩耍中成长,是每个孩子的权利,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或者更年长者这根本不是问题,想改变它都难,而现在这种权利正在被各种不自然的“高大上教育”所剥夺。
希望肖翠、林秦文夫妇写的这本《海岛花开》,也能起到上述霍顿和卡森所著两本书的作用,让更多中国家长、中国孩子从中得到启示。作为父母,应当拿出更多时间,与自己的孩子在自然环境中共同嬉戏、学习、成长。我女儿小的时候,我们总带她到处跑,但等她长大了,回想起来,还是觉得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太少。想一想,孩子大了,一般不会再跟父母一起玩的!
对于本书,读者关心的另一个大问题可能是:为何是海岛?原则上在任何地方均可博物,不限于青藏高原、高山大湖、草地海湾,城市里、村庄里也有大自然。肖翠、林秦文也写过北京、河北的植物书。但是,在热带海岛博物更有趣,因为山水相接,“界面处”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海洋的动物(贝类、鱼、沙虫、蟹、海鸟)、海岸的植物(不同于北方的热带植物)和独特的地质地貌(沙滩、礁石、火山口)都是很特别的博物对象。另外,成年人可能多少偏爱山,孩子则更喜欢水。年轻夫妇带孩子到海南岛进行博物旅行,是个好主意,仅仅下海感受一下海水就非常值(在河北某些地方也能下海,但海水的质量与海南岛的有天壤之别)。特别是当北方冰封大地、寒风劲吹之时,来到海南岛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据我所知,一大批东北老年人在冬季长时间住在海南,如候鸟一般,生活得相当惬意。而相当多的年轻人因种种原因,并未能享受到大自然的这般恩赐。
海滨植物未必更漂亮(远不如西南高山上的植物),但自有其特点和特别种类。在海南岛的海滨地带能见到棕榈科的椰子和水椰、旋花科的厚藤、锦葵科的木棉、草海桐科的草海桐、紫草科的银毛树(白水木)、茜草科的海滨木巴戟、红树科的尖瓣海莲和木榄、爵床科的老鼠簕、紫金牛科的蜡烛果(桐花树)、木麻黄科的木麻黄、使君子科的榄仁树、藤黄科的红厚壳、桑科的刺桑等。对于可可小朋友而言,见到树干上生长的梧桐科可可果实,想必非常惊喜,那一小节的标题也可以称为“可可见可可”!海南岛引种的紫葳科十字架树(铁西瓜)和吊灯树(吊瓜树)、茜草科小粒咖啡、荨麻科号角树、山榄科神秘果、樟科鳄梨(牛油果)、南洋杉科南洋杉等,想必也会给孩子留下印象。这些植物,不到海南岛,恐怕不容易见到,即使其中一部分在北方的温室中也可以看到,但那“气氛”完全不同。
海南省的植物种类对于普通人来说过于丰富,旅行中见到每一种都想认出来,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是植物学家,能认出七八成也不容易,只有极少数本地的植物专家才敢说对它们比较熟悉。但是,经过训练,把所见的植物大体安放到一定的格子(筐)中,是可能的,比如把它们划分到一定的“科”,“科”之下不再细分。沿海低地,植物种类相对少些,外来种颇多,世界各地的热带地区大同小异;一旦上了高山,本土植物种类就多起来,分辨起来也更加困难。
旅途中,游客宜学会欣赏本土植物种类,对外来植物保持一定敏感性。为什么呢?本土植物是经过长时间考验的,生态上是安全的,而外来植物则未必。《海岛花开》为家庭旅行、自然研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希望有更多的作者参与到这一行列当中,写出针对不同地理环境的优秀博物作品来。肖翠、林秦文夫妇把自家的快乐分享出来,写成书出版,应该得到特别鼓励。

刘华杰
北京大学教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
2020年 9月 22日于北京肖家河

遇见自然,遇见更好的你我——在自然中育儿,在自然中成长
作为一个三年生两娃,又得上班,又得顾家,醒着的每分每秒大脑和身体都在高速运转的人,我迫切地需要趁着过年的七天假和积攒一年的年假,来一场释放身心的旅行。阳光、沙滩、大海、咖啡、音乐、几行文字、懒散而毫无目标的慢时光……这是我三年多没有经历又特别渴望的二人世界的旅行场景。
2018年,北京的冬,干冷。盼了很久的雪,终也没等到。跟先生表达了我对旅行的憧憬,仅仅是一些感性的想法,并无明确的目的地。我知道他一定会选择一个可以实现我想法的地方。果然,他没让我失望。就这样,海南岛成了我们这次旅行的目的地。不过,与其说是去旅行,不如说是去工作。先生是个沉默寡言内心却装了很多知识的“植物控”。家里家外的事情,我都喜欢跟他念叨,他总是在经意不经意间点拨我。他对植物分类的执着,对自然博物的热爱,对科幻的沉迷,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睿智……我虽然很少当面表达我对他的崇敬,但无条件地相信他。所以,当他把“海南岛拍植物”作为这次旅行的目标时,我并不惊讶,也没有排斥。也许,因为长期的压抑,我内心深处也只是想扛着相机去有绿色的地方,赴一场植物之约而已。海南岛的植物,成了我们共同的期许。
在两个孩子都年幼的情况下,我们终没能实现二人世界的旅行目标。经过一番权衡,将小女儿悠悠留在家里给爸妈照管,带着大女儿可可跟我们一起去看植物。三岁三个月的可可,已经跟着我们自驾游过陕西、福建、湖北、河北、江西、江苏……平时周末也去过北京及河北的很多山里,带着她出游对我们来说还算容易。三岁,正是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三人世界,好,那就把它当作一次家庭博物旅行的尝试吧。对可可而言,两个自然老师专属于她一个人。这半个月的自然之旅,父女之间,母女之间,会在旅行中擦出怎样的火花?我充满期待。
出发之前,读了几本关于海南深度游、海南生态游的专著。要么比较专业,要么是大众型的旅游地点推荐手册。在自然教育、生态旅游、植物科普、自然笔记如此火热的今天,海南岛这块宝地上,这方面的书籍竟寥寥无几。那么,从家庭博物旅游的角度记录亲子之间的自然故事,会不会给海岛旅游带来另外一种可能性呢?会不会是对海岛植物的另一种诠释呢?我给自己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整个海岛植物之旅,我作为一个观察和记录者,默默关注发生的一切。
对于海岛植物,我没有丝毫担忧,因为带着先生就相当于带着一本可移动的“植物志”。先生也确实没让我失望:16天的行程,19508张照片,文件夹以日期和地点命名,文件夹中的每张照片以物种名命名,整理得妥妥的。因为返程飞机晚点,我们 17日凌晨 4点才到家。17日下午先生就把移动硬盘交给我:“所有材料都整理好了,看看你能不能用得上。”对生活毫无要求的先生,对待植物却是如此高效而高要求。这是他每天晚上熬夜整理照片、鉴定植物的结果。先生的专业和勤快是我坚实的支撑。
“我陪你拍植物,你帮我认识世界。作为一个观察者,很多画面似乎与我无关:这个是波罗蜜,瞧,是长在树干上的,会由小不点长到比可可还沉的 30多斤重的大果呢!眼镜豆是不是长得像眼镜?可可,过来爸爸抱你摸一摸。这个是‘落地生根’,叶子掉在土里就可以长出很多小苗。神秘果甜不甜?我们一会儿去买一个柠檬,吃完柠檬后再嚼一个神秘果看嘴里有没有甜味。可可,你的名字就来源于可可树。快来看,这里有一片可可林。爸爸找到蜡烛果了,快来看,像不像蜡烛?可可,胖大海的树下全是果实,每个圆圆的果实带着一片类似叶子的果皮,快来帮爸爸捡果实……爸爸每天保证七八百张植物照片的拍摄量,也没放过与女儿的任何互动。‘孩子能抱动,在脖子上能架得动的时间很短’……林大哥的这句话说得我鼻子很酸……我,愿意做你们故事的记录者。”
这是旅行中我发的一条朋友圈,看到先生跟女儿的互动后,我有感而发。中国的自然教育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先生经常被邀请带大大小小的朋友去自然中实习,小到小学生,大到高校老师。我也因为撰写《北京自然笔记》被邀请给植物爱好者们分享山野之美。比起孩子,我更愿意跟大人分享。讲的次数多了,从开始的被动分享,到后面慢慢觉得分享山野之美是一种社会责任。自然教育在中国刚刚起步,我们需要形式多样的活动、图文并茂的书籍,以及志趣相投的人们来推动。老师讲解只能是引导,是敲门砖。在我看来,真正的自然教育首先来自家庭,来自父母,特别是看到可可和爸爸之间的互动后,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于是,海南岛,这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梦幻的椰林,灿烂的阳光,湛蓝的大海,起伏的波浪,夺目的晚霞,丰富的植被,嫩绿的田野,父女的甜蜜时光……16天,这里发生的一切,成了写这本书的动力和原料。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故事,我想跟同是初为父母的朋友们分享。和孩子好的相处方式就是带他们远离电子产品,走出家门,奔赴大自然。
我也想跟自然爱好者分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然,关注植物。冬天,北方冰天雪地之时,海南岛依然绿意盎然,是观赏植物的地点之一。海南岛这颗明珠,除了人们追捧的沙滩海浪,植物资源也可以成为她的名片之一。
也许,我的野心太大,毕竟一本书能说清楚一件事就很不容易。但无论如何,我希望这次旅行,这次植物探秘,这次长达半个月的二对一亲子游学,能成为可可人生的一笔财富。它是一本真实的、用相机和文字记录的海南博物笔记,是妻子记录丈夫工作的工作笔记,也是一本妈妈写给女儿的游记,更是渗透了我们对家庭博物旅行探索的实践心得与体现。倔强地说服自己,我写下了这本书。
亲子时光很难得。如果能在自然中享受有限的亲子时光,你会发现自然是如此慷慨,它准备了足够多的素材供家长来发掘。驻足观察一朵花,从它的花瓣开始,到萼片、颜色、花丝、花药、花柱、子房、花托、花柄;仔细触摸一片叶子,观察叶形、叶缘、叶被、叶序、叶脉、叶柄;抱抱一棵树,闭上眼睛,屏住呼吸,感受它的气息,和它对话;跟踪一只蜜蜂,研究它的访花路线,测测它的停留时间;如果有机会到青海的三江源用望远镜窥探雪豹,也是非常让人惊喜的。在中国,自然准备了3万多种高等植物,15万多种昆虫,2100多种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等待你去发现、去观察。家庭博物旅行中,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对自然的认识程度,选择不同的角度与孩子共同探索。对于低幼龄孩子而言,观察力训练、专注力训练、想象力训练、表达能力训练、耐力训练等都可以借助自然完成。著名教育家张伯岑说过:“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我尝试在自然中教育孩子,带着这样的信念,观察着,记录着,也希望每个家庭都能行动起来。
感谢海南大学林学院院长宋希强教授无私的帮助,感谢海南卢刚老师对各类特有资源的推荐,感谢我珍爱的家人的支持。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关心我的人。
肖翠
家庭博物旅行的前期准备
一、知识准备:0~6岁低龄孩子的家长需要做一些知识储备,比如阅读关于目的地的生物图鉴、生态考察记、旅游指南等。确定好路线,对旅途有个大体的了解。6~12岁孩子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知识准备,与孩子沟通“目的地有什么,孩子对哪些事物感兴趣”,并作为重要标注点。但所有的准备只是准备,旅行的魅力就在于沿途的各种惊喜和意想不到,因此,一定要放松心情去准备,切莫给自己和孩子太大压力。手机在手,只要有探索的欲望和需求,随时可以查找相关知识。
二、物品准备:除了个人用品(衣物、药品等),建议给孩子带上画笔、画板、镊子、放大镜、自然物收集盒、笔记本、捕虫网等观察自然和记录自然的工具。
三、住宿:建议提前在网上订好每天的酒店,留在路上的时间多一些,尽量不要赶路。
四、出行:家庭博物旅行的重点在于一家人的亲子时光,适合悠然自得的旅行节奏。建议交通工具选用“飞机 租车”的形式。中国各地机场都有租车公司,正规的租车公司价格合理,比较安全,可以作为方式。
五、时间:根据孩子的身体情况来确定,一般一周时间为。根据家长时间也可选择短期(3天)或长期(10~14天)。原则上,时间的选择要以保证孩子和家长的体验感觉为前提。若出现太累、好奇心锐减等情况,建议结束旅行。刚开始尝试博物旅行的家庭可以从 3天开始计划,等孩子适应这种模式后,再慢慢增加天数。
六、目的地选择:为了丰富旅行体验,刚开始建议选择与生活地气候、环境、生活习惯等差异较大的地方。比如南方的可以选择去北方,西北的可以选择去东南。与自己熟悉的地方差异大的环境往往更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使得家长尝试博物旅行落地的可能性更大,孩子的情绪也更高。
七、心理准备:尽量放松心情,以对旅行的期待、对未知的探索来热情饱满地迎接这次博物旅行。整个旅行中家长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是息息相关的,孩子对周围事物的敏感程度取决于家长的反应和情绪。所以家长要带动孩子的情绪,与孩子一起探索。
八、独门秘籍:大人变回孩子,与孩子在一个水平线上探知自然。建议家长以擅长的知识领域(植物、鱼类、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昆虫……)为突破口开启博物旅行。以博物的方式旅行,不需要家长什么都懂,而是需要家长跟孩子一样,对旅行中的一切充满兴趣,并与孩子一起尝试寻找答案。轻松开始,深入体验。
九、后要强调的一点:家庭博物旅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众旅行,而是小而精的个性化旅行模式,是让内心更为丰足的一种旅行方式。在目的地选择、酒店选择、交通工具选择等方面要视经济实力而定。我们鼓励在家庭博物旅行时,让身体处在放松舒适的状态,这样内心才会有更好的体验。
准备好了,来一场你的家庭博物旅行吧!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