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大美语文

書城自編碼: 380754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董琼
國際書號(ISBN): 9787568088381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22.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无线重构世界:射频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无线重构世界:射频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售價:HK$ 124.2
海外中国研究·南方的将军:孙权传
《 海外中国研究·南方的将军:孙权传 》

售價:HK$ 135.7
历史的深度
《 历史的深度 》

售價:HK$ 66.7
中国漆艺技法全书:工艺原理与基础技法
《 中国漆艺技法全书:工艺原理与基础技法 》

售價:HK$ 181.7
晋朝的死结
《 晋朝的死结 》

售價:HK$ 101.2
文明的冲突: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交锋(第2版)
《 文明的冲突: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交锋(第2版) 》

售價:HK$ 82.8
神经形态光子学 Neuromorphic Photonics
《 神经形态光子学 Neuromorphic Photonics 》

售價:HK$ 194.4
困顿与超越 : 心理学家的逆境人生与智慧指引
《 困顿与超越 : 心理学家的逆境人生与智慧指引 》

售價:HK$ 67.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7.5
《教育即改变》
+

HK$ 52.5
《温儒敏谈读书(平装本)》
+

HK$ 72.5
《朱永新谈读书》
+

HK$ 147.5
《当代学前教育:多元而具创造力的教育生态(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创》
+

HK$ 61.3
《优秀是教出来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白金版)》
+

HK$ 122.5
《慈航:近世中国的儿童与童年 》
編輯推薦:
1.湖北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董琼主编,带你走进带你走进语文教学研究,开启一场寻美之旅——寻找具有丰富内涵的“大美”。
2.本书适合所有从事语文教学研究的从业者,既有理论阐释,又有实践探索,更有趣味盎然、新颖别致的经典课例赏析,知识性和美感并存。
3.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最全国中国小教材审查委员、国小语文教材审查委员召集人、全国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杨再隋倾情作序推荐:
“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主要不是课堂外观的美丽和课件的新颖别致,而是深入发掘语文教学自身的审美特质,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架设审美的桥梁,使儿童在无心理负担、无精神压力的状态下,自由自在地张开思维和语言的双翼,翱翔在无垠的星空中。”
內容簡介:
语文是美的,美的语言、美的辞藻、美的情感。语文教学也是美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语文与美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文教学是一种审美活动,语文教学研究是一场寻美之旅——寻找具有丰富内涵的“大美”。
本书分别从“大美语文”的理论内涵、实践探索、教学随笔、经典课例进行阐述,展现语文之美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在宏观层面,顺应生命成长的规律,求得生态之美;在中观层面,多元融合,求得共振之美;在微观层面,指向实践,求得实效之美。
關於作者:
董琼,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全国优秀教师,湖北名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黄鹤英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入选武汉市教育家型校长。在全国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竞赛、全国多种风格课堂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多次应邀在全国各地上课做讲座,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文化视野下中美小学写作教学比较研究》。
目錄
第一章 大美语文的内涵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任务
第四节 历史沿革与发展
第五节 语文与生活的关联

第二章 大美语文的实践
第一节 文本之美
第二节 文体之美
第三节 文化之美

第三章 教学随笔
第一节 点燃思维火花,开启语言智慧
——武汉市“黄鹤英才”董琼名师工作室教研沙龙实录
第二节 放言纵论: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武汉市董琼名师工作室教学沙龙实录
第三节 期一会,世当珍惜
——写在《小学语文教学通讯》创刊二十周年
第四节 读懂那本“无字书”
第五节 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路径
第六节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
——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五年级《草原》磨课经历

附录 经典课例赏析
附录 A 《草原》课堂实录及评析
附录 B 《安塞腰鼓》课堂实录及点评
附录 C 放手自主学习,引导合作研讨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片段与评析
附录 D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附录 E 逐层引导,拨动情弦
——教学《高粱情》例谈
附录 F 把握文体特点,遵循教学规律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附录 G 新理念指导下的科学小品文教学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例谈
內容試閱

春日暖阳,柳眼初开,窗台上几盆兰花长出了嫩绿的叶片,迎风轻摆,仿佛跟窗下玉兰树茂密的绿叶相互呼应。春天真的来了!此时,在我的书桌上正放着武汉新村小学刚寄来的一摞书稿。这不也是春光里的一片绿叶吗?我想,这大自然的春光和心灵上的春光交相辉映,更彰显出春天的勃勃生机和无限的生命活力。
翻阅书稿,封面上四个醒目的大字,立即叩开了我的心扉。啊,“大美语文”!显然,这里的“大美”,已不只是校园里姹紫嫣红的花圃,也不只是琴房里悠扬的旋律和活动室里旋转的舞姿。新村小学的“大美”,是辽阔无边的大视野,是心地开朗的大胸怀,是如诗如画的大语文。有人说,心有多宽,宇宙就有多大。如今,新村小学的老师们以他们饱满的教育情怀和不断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书写了《大美语文》。壮哉,大美!美哉,语文!
大千世界,大中有小,小中见大。大如宇宙洪荒,小如沙粒水滴。故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之论,又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之说。本书中,无论是大美中的小语文还是小语文中的大美,都是新时代春光里的一片绿叶。也正是这万千绿叶,烘托编织红花朵朵、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大美语文》阐述的是大美中的小语文和小语文中的大美育。因此,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应是本书的重点,也是本书的亮点。2020 年 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把美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由于课程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总和,课程实施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而语文课程是课程中最核心的基础课程,因此,在目标上,应着力探索语文课程中审美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及其特点和规律;在策略上,要整体布局,长远规划,把美育落实在语文课上,落准在学科核心素养中,落细在语文学科的文本之美、文体(裁)之美、文化之美上。这些将给学校贯彻实施审美教育,打开新思路,选择新策略,做出有益的探索。
审美教育如何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呢?
所谓“大”,即时代的大背景,社会的大环境,学校的大生活和语文的大视野。离开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就变成了小打小闹,小家子气,微乎其微……很容易就风吹云散了。反之,如果不从“小处着手”,在小学语文教学全过程中落准落细,那么“大处着眼”就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要落实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首先要明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儿童通过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及其他语文教育活动,初步具有对语言文字、文章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欣赏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自主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其主要实施途径是让儿童通过语言文字的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在精神愉悦中把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统一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儿童在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时候,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也需要语言的调节。所以,语文教育和审美教育水乳交融,互补互促。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主要是发掘和展现语文自身的美。譬如,文本遣词造句的匠心独运,语言节奏强弱徐疾之变化,语言情调和风格的独有特色。又如,句式的长与短、骈与散、断与续、对偶与错落、排比与回环等。这样,儿童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不仅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美育以其形美、情真、心悦的特点和儿童的童心、童情、童趣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将会营造自由自在、和谐宽松的氛围。儿童兴趣盎然,情绪饱满,心情舒畅,自然会联想丰富,思维活跃,言语畅达,甚至会唤醒内生性的潜质,激活创新的天赋。
小学语文教育的审美活动,既要反映审美主体——儿童的审美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又要反映审美对象——语言文字自身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其特性概括如下。
一、形象感染性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儿童审美活动,首先是依靠感知。语言文字虽然都是抽象的符号,但语言文字反映的事物,许多都有形象特征。语文教材中的选文,不少是名家名篇。写人叙事,形象鲜明;写景状物,具体生动;深情朗诵,以声传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试想,如果离开了鲜明生动的形象,还有真正意义上的儿童审美活动吗?
从认识论角度看,审美活动也是一种认识活动。它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即从具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规律。实践证明,儿童抽象思维的发展和理性知识的获得,一般都从感性形象入手,并贯穿儿童认知的全过程。由于美育固有的形象特征,正适合儿童的形象思维,所以,在语文教育中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除了依托具体生动的形象,还需要借助语言文字的描述,在儿童脑海中留下表象,像过电影一样再现语言文字所描述的人物、景色、情境以及情节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由此引发联想,激发想象,将脑中的表象置换、重组,创造出更多更美的新形象。
文学创作强调“形象大于思想”,说明创作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形象至关重要。文学作品当然是有主题思想的,但思想是从文学形象中抽象出来的。同样,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思想教育,不是脱离文本的灌输说教,而是通过语言文字,在具体感知人物形象之后,经过抽象概括,提炼出人物的思想品质。儿童正是在读书中被人物形象所感染,从而自悟自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二、情感熏陶性
儿童的审美活动一般不直接进行逻辑推理,而是凭借形象,诉诸感情。形象是审美活动中的感性支撑,情感是审美活动的必要中介。格式塔心理学揭示了人的情感结构和外物结构存在某种“同构”关系。如宽厚柔和的兰叶和欢快愉悦的心情,飘飘悠悠的白云和闲适舒畅的心境,直硬折角的树节和激奋强劲的情绪等都会产生心理同构作用。当然,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文化经验背景各异,使“同构”现象具有个性化特征。所以,无论是审美感受还是审美体验,都是主观感情和客观对象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相融合的产物。
审美情感的产生离不开儿童的形象思维。教学中,儿童面对美文,有的读得声情并茂,有的读得毫无感情,其原因除了朗读技能有高下之分,还在于形象思维发展水平有别。如果儿童形象思维水平不高,很难在语言文字中去体验形象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自然读得索然寡味。教学实践证明,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将助推学生审美情感的发展,使儿童受到美感熏陶和精神洗涤。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大多文质兼美,在鲜明生动的形象中凝聚着深沉的感情。这些情感因素不是借助概念和判断,而是渗透在形象之中。儿童通过依托语言文字的审美活动,激发了感情,并引发“共鸣”,这是在形象和情感交融后的强烈的情感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儿童获得审美感受,提高审美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儿童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
如果说阅读是儿童通过语言文字去认识客观世界的美,那么作文则是儿童运用语言文字去表现客观世界的美。在习作过程中,儿童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用思维去筛选,用想象去编织,用情感去渲染,并选用最富表现力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感受到内心的喜悦和情感的冲动,情不自禁,一吐为快,将体验到的形象之美、情感之美、语言之美,发乎于心,见之笔端,洋洋洒洒地写出来。这是儿童用语言去表现美、创造美的操练,也是培养儿童创造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实践。
三、多样和谐性
多样是和谐的前提。多样和单一,丰富和贫乏,丰满和干瘪,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其中多样、丰满、丰富都是美的特色。英国著名美学家威·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一书中反复强调美的多样性。他说:“人的全部感觉都喜欢多样,而且同样讨厌单调。”
语文美的特性之一就是依托语言,寓美于丰满的形象和丰富的感情之中。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切忌枯燥乏味,简略而不干瘪;在教学方法上切忌呆板繁复,多样而不单调。学生的审美情趣各不相同,因而小学语文教育的审美教育不宜强求统一。
审美活动的诸多因素,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统一体。它们往往只有按照一定的秩序,形成整体和谐才具有审美价值。当然,和谐是相对的。在审美活动中,和谐中必有变化,变化中又产生新的和谐,呈现出多样性的美感。
语文教学的最佳结构,既反映儿童的认知结构,也反映教材的知识能力结构,优化了的结构才具有审美价值。课堂结构是指课堂中诸要素之间有机统一的存在方式。各要素之间的排列、组合、方位、距离都应遵守儿童思维和情感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儿童学习语文的特点。例如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巧妙安排;开头、结尾、过渡、留白、拓展的衔接贯通;听、说、读、写(小练笔)、书(写字)能力训练的合理配置,都需要整体布局,相互配合,彼此呼应。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畸轻畸重,而要在多样和谐中组织教学活动。
四、精神愉悦性
在语文教育的审美活动中,学生的精神愉悦伴随着学习过程,产生并渗透于语言文字的形象和情感之中。
学生由于焦虑、烦恼及其他精神压抑导致心理失调,可通过审美使之平衡,例如通过激情转移,情感升华,变换节奏等方式予以调整,使之心平气和,复归于初。
据研究,人的生理机制的内部节奏与外部环境和事物变化的节奏相互影响。如果节奏合拍,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反之则会带来心绪不宁的感觉。例如春风吹拂,嫩绿的柳枝随风摇曳,恰恰和人的心律跳动合拍,就会让人从心底里产生舒畅、欢快的感情。儿童因为学习语文生发的快乐是在理解和欣赏语言文字的美感中获得的快乐,已不同于平常的趣味性。大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只有当审美主体和对象的感性形式达到水乳交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境界时,才能进入审美过程。”大文学家、美学家席勒说:“审美王国就是自由的王国,也即游戏和外观的愉快的王国,在这里卸下了人身上一切关系的枷锁。”席勒又说:“在这个王国里,人们所借助的手段是感性和理性完全融合的审美的外观,即‘活的形象’。”它所产生的心理效果是唤起想象力的自由的游戏。
当语文教学的愉悦性源于美感之时,不仅具有深化认知的功能,还有升华情感的功能,甚至还有促进儿童智慧即兴生成的功能。教学中,如果理性因素太多,缺失感性支撑,抹去了形象,缺失了情感,将会使语文教学成为枯燥的语言文字的排列组合和抽象概念的逻辑推演。如此,语文教学既无愉悦作用也无认知和审美价值。反之,如果缺失必要的抽象概括,也会使语文教学层次紊乱,逻辑颠倒,结构松散,甚至使课文的完整形象支离破碎。
总之,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主要不是课堂外观的美丽和课件的新颖别致,而是深入发掘语文教学自身的审美特质,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架设审美的桥梁,使儿童在无心理负担、无精神压力的状态下,自由自在地张开思维和语言的双翼,翱翔在无垠的星空中。此时的儿童在“美”的陶冶中,自觉地把美感化为兴奋、激动,化为求知的欲望,升华为创造的冲动。
写作至此,停笔凝思,脑海中的新村小学已幻化为一片新绿,青翠欲滴,满园春色。老师们正像衔泥的飞燕,不是在等待春天,而是在带着春天的梦想归来。浏览书稿,感慨系之。虽然书稿在内容结构和表述上仍有商榷之处,但可珍贵的却是蕴含在书稿中的探究之美,这可能是“大美”中的“至美”。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新村小学的老师们正是敢闯新路的探索者。屈原高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村小学的老师们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探索无尽期,前程无止境,他们永远跋涉在课改的路上。
三月初,我从北海度假返校,武汉市江岸区新村小学董琼校长和刘娟副校长嘱我为他们的新作《大美语文》写序,阅读书稿之后,感触甚多,情难自禁,写了上面的话,是为序也。
杨再隋
二○二二年四月十六日
于华中师大桂子山寓所

(三)怎样引导学生感悟立意之美
一篇篇语文课文犹如璀璨的明珠,字字都蕴含真情实感。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体会、感悟其中的立意之美呢?下面结合董老师的《桃花心木》、袁老师的《小珊迪》和金老师的《掌声》这三课的教学做具体阐述。
巧搭学习 “支架”,走近文本立意之美
“支架”一词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依据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提出的。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搭建“向上攀爬”的“支架”,能够降低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支架”各式各样,丰富多彩,功效各异。教师要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和课时目标,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恰当地选用学习“支架”,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搭好桥梁,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感知文本的立意之美奠定基础。
图文资料的补充是搭建学习“支架”的一种有效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图文资料,感知作者用文字所描摹的景物的形象之美。同时,巧妙地补充图文资料,不仅解决了学生对难点的理解,还能使学生在脑海中浮现出文本所勾勒的形象之美。
《桃花心木》教学片段: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交流相关资料(文字、图片),了解桃花心木。
提问:能用文中的词语来形容桃花心木吗?(树形优美、高大笔直、优雅自在、生机勃勃……)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加之地域限制,学生对课文中所描写的桃花心木,大都知之甚少。于是开课伊始,董老师便通过展示图片、文字等资料,让学生对桃花心木有一个初步了解,然后请学生用文中的词语来形容桃花心木,很快便拉近了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感知立意之美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提供有针对性的素材是搭建学习“支架”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情感体验不足,当面对年代较久远且时代背景不一致的文本时,教师适时地提供可以类比参考的素材资料,有效帮助学生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更好地感知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内涵。
《小珊迪》教学片段:
课前谈话——引入“苦难”。
师:我们先做个小小的调查。请看大屏幕(出示:苦难),认识这两个字的同学请举手。(生纷纷举手)
师:很好,都认识。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师:这个词语的意思,有过思考的同学请举个手。
生:“苦难”指的是很苦的事情。
生:“苦难”就是受了一些伤害。
师:真好,你们这个年龄的孩子,一般都是想要考多少分、过年要什么礼物,有多少压岁钱,是不是?(生笑着点头)你们能思考“苦难”这个问题,很不简单。没想过这个问题,也很正常。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想想这个问题,好吗?
(生全体点头。)
师:(出示一幅照片——“秃鹰和苏丹小女孩”)见过这张照片的同学请举手。(大概举起了两三只小手,没见过的同学面有愧色)这不是你们的过错,是我们这些大人的过错。我们应该早点将这张 1994 年的照片展示给你们。请允许我来对这张图片做个说明——(课件出示:一个瘦得皮包骨头的苏丹小女孩在前往食物救济中心的路上再也走不动了,趴倒在地上。而就在不远处,蹲着一只硕大的秃鹰,正贪婪地盯着地上那个奄奄一息的瘦小生命,等待着即将到口的“美餐”。)
师:对这个小女孩来说,“苦难”化作了一个字,那就是——
生:(齐声)饿!
师:还有一张照片,拍摄时间离我们很近,2015 年的。请看——(出示:“沙滩上的叙利亚男孩”——跟随父母逃亡的三岁小男孩艾伦·科迪的尸体,在土耳其的沙滩上被救援人员发现,他的小脸有一半浸在海水中,朝下贴着沙子,海浪无情地拍打在他小小的身体上……)
师:人们为了哀悼这个小男孩,对他做了许多弥补。你看——给他心爱的气球(出示图片《系气球的艾伦》),把他放在床上(出示图片《床上的艾伦》)。可是,他还是那个曾经鲜活的小艾伦吗?(出示照片《艾伦和哥哥在一起》)他已经成了一具小小的冰冷的尸体了。此时此刻,苦难化作了一个字,那就是——
生:死。
《小珊迪》这篇小说通常都围绕“诚信”对小珊迪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剖析。袁老师对人物形象的解读将“诚信”品质置于“苦难”的语境中,课的开始也以“苦难”作为切入点进行铺垫。教师选取的两幅图片——经历饥饿和战乱的儿童,作为同龄人,学生们能够更快地代入体验。苦难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儿童也不能幸免。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苦难”后迅速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时空距离。学生进一步明晰“苦难”的内涵,体会小珊迪身处逆境却依然诚信的可贵,进而感受到文本的立意之美。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