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从唐诗走进历史

書城自編碼: 384384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史學理論
作者: 宁欣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13351270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2.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为人处事)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为人处事) 》

售價:HK$ 55.8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HK$ 76.2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HK$ 168.0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HK$ 54.9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HK$ 87.4
知宋·宋代之科举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HK$ 99.7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99.7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0.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13.5
《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当代史学的反思与阐释(著名历史学家、清史》
+

HK$ 230.1
《东晋门阀政治》
+

HK$ 160.0
《融汇与互动:比较史学的新视野》
+

HK$ 95.9
《风俗与历史观: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

HK$ 52.5
《唯物史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1919-1949)》
+

HK$ 111.3
《西方全球史学研究》
編輯推薦:
一堂由专业学者讲述的简洁、易懂又干货十足的唐史课。
  以诗为媒,简读唐史;感受历史的生动,看见唐朝的二十九个侧面。
  读唐诗,了解背后的历史;知唐史,才能更好地理解唐诗。
  随书附赠价值69元《宁欣:隐藏在唐诗背后的历史》音频解读,并赠送精美书签。
內容簡介:
“渭城桥头酒新熟,金鞍白马谁家宿。”从狂放不羁的五陵年少,到神鬼不惧的市井恶少,京都少年随着社会的变动,长安城的兴衰,经历了怎样的沉浮?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白居易所写诗歌多为讽喻时弊,为何他的辞世却能引起宣宗皇帝如此的悲伤?
  …………
  以诗为媒,简读唐史;感受历史的生动,看见唐朝的二十九个侧面。著名唐史学者宁欣,以多年授课经验为基础,从唐诗入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唐朝的官制、科举、城市风貌、文化生活、交通运输、赋役制度,乃至社会结构变迁、民族交流融合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
  随书附赠价值69元《宁欣:隐藏在唐诗背后的历史》音频解读,并赠送精美书签。
關於作者:
宁欣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武则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史研究》《唐史论丛》编委。曾任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五代史、中国古代经济史和中国古代城市史。
目錄
序 / 1

  壹
  第一讲 乌衣巷的夕阳:中古时期社会阶层之大变动 / 4
  第二讲 看不尽的长安花:科举制的前世今生 / 18
  第三讲 画眉如何识深浅:公平竞争背后的博弈 / 27
  第四讲 江州司马何以湿“青衫”:官员服色˙流品˙待遇 / 37
  第五讲 “夕贬潮州路八千”:贬官˙考课˙监察 / 47

  贰
  第六讲 从规整的围棋局到“任民营造”:变换的都城格局 / 62
  第七讲 一色楼台,孤山何在:越出城墙的都城 / 71
  第八讲 春风十里与西湖歌舞:唐宋城市风貌变迁 / 81
  第九讲 一骑红尘:唐朝的交通运输管理 / 90
  第十讲 蜀道之难:秦蜀古道的南下与北上 / 102

  叁
  第十一讲 “闲坐说玄宗”:“三郎天子”逸事摭拾 / 114
  第十二讲 “忆昔开元全盛日”:唐朝的黄金时期 / 122
  第十三讲 “一度思卿一怆然”:宽松包容的政治和社会氛围 / 132
  第十四讲 “庙谟颠倒四海摇”:盛世之下的危机 / 141
  第十五讲 “渔阳鼙鼓动地来”:东北亚格局的变迁 / 151

  肆
  第十六讲 “落花踏尽游何处”:胡人、胡风与胡化 / 164
  第十七讲 为何“不教胡马度阴山”: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 / 179
  第十八讲 春风是否不度玉门关:关之内外 / 189
  第十九讲 西出阳关:丝绸之路如何从陆路到海路 / 198
  第二十讲 “缣去马来无了日”:备受诟病的唐回绢马贸易 / 207

  伍
  第二十一讲 烟雨中的楼台:走向人间的佛教(上) / 218
  第二十二讲 “慈恩塔下题名处”:走向人间的佛教(下) / 230
  第二十三讲 “经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唐朝的商人 / 241
  第二十四讲 “金鞍白马谁家宿”:京都少年的沉浮 / 252
  第二十五讲 “莫愁前路无知己”:走在路上的诗人 / 260

  陆
  第二十六讲 “尽道隋亡为此河”:运河抚昔 / 272
  第二十七讲 “黄衣使者白衫儿”:内廷走向市场的背后 / 280
  第二十八讲 “车辚辚,马萧萧”:百姓的赋役负担 / 288
  第二十九讲 “天街踏尽公卿骨”:由黄巢起义说起 / 298

  后 记 / 309
內容試閱
相和歌辞·估客乐(节选)
元稹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
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
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
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
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
经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

《估客乐》为乐府歌名,包括李白在内的许多唐代诗人都以此为题作诗,但元稹这首最为人所称道。诗作文字充实而丰满,对商人从事商业活动的描写具体真实。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重本抑末、重农轻商不仅体现在制度和各种政策上,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但正如《汉书·食货志》所言:“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唐朝城市商业的发展使农商关系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诗人笔下,抑扬褒贬交错其中,正是现实社会的反映。

第二十三讲 “经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唐朝的商人

元稹的《估客乐》最后一句“经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是这一讲的历史眼。这首诗将商人南上北下,到处搜求珍奇物品,长途贩运,最后汇聚到长安城来兜售或寻找更多商机的场景呈现在我们眼前。这种场景的背后,是以长安为代表的唐朝城市商业的兴盛,城市广阔而具有辐射性的市场为商人提供了无限机会。商人势力的壮大也在慢慢改变着社会阶层的结构。

一、商人何时“富可敌贵”
《太平广记》是宋人把截至宋初的历代笔记、小说汇集而成的一部大集子,共五百卷,其中收入了大商人王元宝的故事。王元宝是唐玄宗开元时长安城的巨商,算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城市商人。玄宗皇帝闻知王元宝家财万贯,便直接召他进宫,询问其拥有的财产到底有多少。王元宝对曰:“臣请以绢一匹,系陛下南山树,山树虽尽,臣绢未穷。”南山是长安城南的山脉,林木茂盛。王元宝的意思是,南山树虽然很多,但他所拥有的绢更多。绢在当时是一般等价物,也就是可以作为货币使用和流通。甚至出使的官员,朝廷给他们的路费都是用绢,因为绢比金属货币更易携带,也比较好分割。还有一次,玄宗登上大明宫的含元殿,遥望南山,看见一条白龙横亘山间,他问左右近侍的大臣,大臣们都说什么也没看见。于是玄宗急召王元宝,王元宝答:“见一白练横在山顶,不辨其状。”意思就是隐隐约约地看见一条丝织物缠绕在山间。于是大臣们都感到很奇怪,说:“为什么我们就看不见呢?”玄宗说:“我闻至富可敌贵,朕天下至贵,元宝天下至富。”以此解释为何只有他和王元宝能见到这种奇异的景象。在这里,玄宗就提出了“富可敌贵”这样一个观念。但是,据书中的描写,即使像王元宝这样的大商人、长安巨富,对待权贵的态度依然是非常谦恭的,纵然“富可敌贵”,也没有因富而贵,取得一官半职。
唐末五代人王仁裕写有一本追述唐朝玄宗年间逸闻遗事的书,书名为《开元天宝遗事》,当中记录的“扫雪迎宾”之事,也是关于王元宝的:“巨豪王元宝,每至冬月大雪之际,令仆夫自本家坊巷口扫雪为径路”,“躬亲立于坊巷前,迎揖宾客就本家”,赴“暖寒之会”,并以酒宴来招待。至于宾客,应该是以名士、贵族为主。这足见他逢迎和交好权贵的谦恭之态。
《太平广记》的记载中,另一位大商人邹凤炽(因为身体畸形,所以绰号“邹骆驼”),也为了结交朝士而大摆宴席,同样谦恭逢迎。
商人的这种姿态与中国古代长期奉行的以农为本、以商为末的思想有关。从统治者的政策到社会普遍的价值观,都对商人有诸多限制、压抑。比如,我们曾提到的唐朝就规定商人和商人子弟不能做官,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而当财政收入窘迫时,因为商人家财丰厚,国家经常以借商、征商为名义,强制剥夺商人的财产,把他们积累的财富征为国有。
到了晚唐,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南唐人尉迟偓写的《中朝故事》记载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商人王酒胡(名字带“胡”字,可能是胡人,抑或是“壶”字的谐音)主要经营酒业,“居于上都”,即居长安,拥有巨额财产。黄巢起义军曾攻陷长安并建立政权。黄巢兵败撤出长安后,整个长安城残破不堪,很多建筑遭到破坏,包括皇城正南门的朱雀门。王酒胡纳钱三十万贯,助修朱雀门。僖宗皇帝又下诏重修安国寺。安国寺位于宫城和皇城东、大明宫南的长乐坊,具有皇家寺院的性质。僖宗皇帝在寺内设大斋,并铸了一口新钟,自己亲自撞钟,舍钱一万贯,率先带头号召官民捐修安国寺。僖宗表示,舍钱一千贯者可以敲钟一锤。书上记载,“斋罢,王酒胡半醉入来,径上钟楼连打一百下”,后令人到西市运钱十万贯入寺。王酒胡的气势和心态显然已经完全不同于王元宝和邹骆驼,他已经财大气粗到可以助修朱雀门和安国寺,但是,“径上钟楼”中一个“径”字就充分表明了此种心态变化又并非仅仅是因为财大气粗。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注意。

二、“以末致富”却未“以本守之”
窦乂是唐德宗至唐文宗时期活跃在长安的商人,《太平广记》收入的关于唐朝商人的文章中最长和最完整的一篇,就是描述窦乂的发家史的。
《窦乂》属于典型的传奇小说,追述了窦乂在闯荡长安的过程中发家致富,与城市共进退,获得了巨额家产的过程。窦氏家族属于北朝以来的高门大族,曾经长期因外戚的身份在政治生活中显赫无比。入唐以后的窦氏家族,虽然也有不少人位列高官,也有一些女性和皇族联姻,甚至成为皇后、皇妃等。但相较于北朝,无可讳言,整个家族已经走向衰落。《太平广记·窦乂》所记述的主人公窦乂,不见正史记载,或因家道中落,或因只是窦氏家族的一个旁支、疏支而被忽略,也可能只是同乡而攀附门第,甚至可能只是文人综合所闻而杜撰出的人物。但对于我们了解唐代城市商人的历史却不无裨益。
文中的窦乂最初以习业为名,即以准备复习功课参加科举考试为名,投奔长安任检校工部尚书的伯父(可能是远房伯父)。伯父允许他借住在家庙里,这使他在京城有了落脚之地,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窦乂利用京城人口众多,生活需求量大的便利条件,从小做起。他先把亲友赠送给窦氏子弟的丝履,就是丝做的鞋卖了,卖得的钱用作种植榆树的本钱。树长成后,先卖榆条,一束卖十余钱,卖了百余束。第二年卖了二百余束,盈利数倍。五年后榆树长大了,可以做屋椽了,又到市场上去卖木材,利润更加丰厚。
经济实力增加了,窦乂又转战其他领域。此前的木材生意放下,开始生产京城百姓所需的日用品,比如蜡烛、法烛。他雇来工人,以破麻鞋、槐子、碎瓦等为原料,简单分工,流水作业。每根蜡烛售价百文,获利更多。这种经营活动就类似简单的手工业作坊了。
然后窦乂又把经营方向转到房地产领域。他用三万钱在西市的低洼处买了十几亩空地,把洼地填平,在上面建了二十余间房屋,用于开店,号“窦家店”,可以供客人住宿,也可以囤积货物。房地产正是城市发展以后兴起的产业。
窦乂还涉足高档奢侈品的经营和销售。他曾通过购买宅子得到一块好玉,又通过加工玉器得到钱数十万贯。这也是因为窦乂看准了随着财富的日益聚集,京城奢侈品的消费市场逐渐旺盛这一点。
窦乂又看到京城娱乐之风很盛,于是进军娱乐市场,开设陆博局,计利百余倍。
对于商人而言,改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是一种必然需求。窦乂寻找时机,贿赂太尉李晟,投其所好,为数名巨商的子弟谋求一些官职。李晟许给了这些商人子弟位置比较好、待遇比较丰厚的官职,而窦乂从中又得到中介费数万贯。
可以说,作为商人的窦乂,非常有眼光,既能发现依托城市发展的商机,又能抓住商人以富求贵的心态。因此,在长安城长袖善舞,求风得风,求雨得雨。

三、商人与城市生活服务业
还有一位可以与窦乂形成鲜明对比的商人是罗会,《太平广记》也收入了他的故事。罗会专注经营淘粪业,并凭此业成为富甲一方的豪族,家财巨万,家人衫衣极鲜,居室华丽,一应物品无所不有。有自诩清高的士人说:“你已过得如此快活富足,为什么不离开淘粪业这种属于恶事、污秽的产业?”罗会解释说:“我也曾停业了一两年,但是一停业‘奴婢死亡,牛马散失’,整个家业就破落了,因此只能重操旧业,‘复业以来,家途稍遂,非情愿也,分合如此’。”意思是自己也是不得不从事这一行。
罗会的选择其实有更深刻的社会背景。城市日益发展,人口增加,生活服务业则不可或缺,淘粪业就属于其中一类,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有人推测,罗会可能垄断了这个行业,或者至少部分实现了垄断。他的经营对象准确地说应该是城市垃圾,离开了这个行业,罗会之流也就失去了生财来源,家道必然要衰落。其实类似罗会这种以经营城市生活服务业为主的商人,不在少数。
窦乂与罗会的商业模式两相比较,一方是多种经营,一方是专业化经营,但都是围绕城市日常生活的需要而展开的。说明城市生活服务不仅市场需求日益增加,行业种类也随之丰富,专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四、“商人重利轻别离”中的世家子弟
魏晋南北朝以来持续发展而走向鼎盛的世家大族,在进入隋唐时期后,已经处于“乌衣巷口夕阳斜”的没落境况。故而,在经商的大潮中,世家子弟的纷纷下海也是毋庸置言的。但我们在正史中很少看到专门记载这些转型下海的世家子弟的篇章。
白居易的千古名篇《琵琶行》中,有一句对商人的描写:“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白居易生活在唐朝已经由盛转衰的时代,虽然也有宪宗时期“元和中兴”的回光返照,但放眼望去,并没有挽救国运的大势。不过商业的发展并不一定与政治形势的走向同步,这句诗就是仍然如火如荼的茶叶贸易的反映。唐后期,饮茶之风兴起,使得茶叶成为市场交易和转输的大宗商品,利润丰厚,尤其是上市季节,抢得先机,就是抢得了市场,商人趋之若鹜,轻于别离。浮梁,即今江西景德镇地区,盛产茶叶,为当时重要的茶叶贸易重镇。
在中国古代,城市始终是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各级市场主要是以各级城市(镇)为中心,周边形成集市和草市,或者像北宋都城开封府,在城关区形成批发市场。进一步发展,则出现南宋临安城那样的从城内到城外的一条龙经销服务。商人群体的内部,就有行商、坐贾之分。坐贾更依赖城市本身的发展,如前述的王元宝、邹凤炽、窦乂、罗会等,就是依托于城市的城市商人。而元稹《估客乐》中所描绘的商人则与城市商人不同,是走南闯北的行商。
随着商人势力的增长、财富的积累、社会地位的提高,唐后期商人的类型和出身也起了变化。不少人弃农经商,弃政从商,或政商结合,甚至世家子弟的“下海”也可见诸记载。
据《太平广记》,德宗时的宰相赵憬之子赵操性格疏狂不慎,屡教不改。赵操因盗小吏之驴,惧罪,被迫潜逃入山中,不想在山中遇到了两个老头,教他烧炼黄金,后来他学习经商,投身于商业,游于江湖。《太平广记》还记载有唐懿宗咸通年间的宰相于琮的侄子于涛的故事。于涛南游,到了今天的浙江湖州一带,得到神仙的帮助后,多游于江湖间,往来贾贩,经商规模不小。但他最终还是步入官场,做到泗州(治今江苏泗洪东南)、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刺史。
史书上对于涛是有记载的,对赵操却没有。赵操的父亲赵憬正史中有传,按惯例,父亲身份地位显赫,传后附子孙传,但《赵憬传》只附了四个有官位的儿子的传,赵操不在其列,则一种可能是赵操此人为笔记小说杜撰,一种可能是因为其行为不符合家族的标准而有意不记。但无论如何,《太平广记》的这两则记载都是世家子弟转型经商的反映。这些世家大族子弟显然游离于政治中心之外,从而也就离开了史臣的视线,成为游宦文人笔下的人物了。应该说窦乂、赵操、于涛都不属于世家子弟的典型或者是主流,而是疏支或另类。
没有入仕的世家子弟选择经商,毫无疑问与社会风气和观念的转变有关。下面一个故事同样记载于《太平广记》。长安有荥阳郑又玄,因荥阳郑氏是大姓,门望清贵,又玄因此很轻视寒贱者。他在长安读书的时候,就看不起出身商贾的同学闾邱氏子,导致闾邱氏子郁郁寡欢。数年以后闾邱病故,应该说与此很有关系。后来郑又玄调补唐安郡(今四川崇州)参军,他的同僚仇生是大贾之子,家产万计,并屡次资助郑又玄。但是因为仇生所属家族并非士族,所以郑又玄与他交往时并不以礼相待,还不止一次辱骂他说,你就是个市井之徒,就知道赚钱,为什么还要“僭居官秩”?意思就是,你怎么配走仕途呢?仇生因此抑郁自闭,终致弃官病死。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笔锋一转写了郑又玄此后的遭遇。他想学道,却遭到断然拒绝。道童说:“汝以性骄傲,终不能得其道。”意思是你太骄傲了,最终是修不成道的。可见,作者的目的是为受到轻视的商贾子弟伸张。故事出自晚唐人张读的《宣室志》,而张读却出身官宦世家,这也反映了社会观念的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世家子弟转型经商一般都在江淮地区,如前述的于涛活动地点就是在湖州(今属浙江),而《琵琶行》中的浮梁(今属江西),同样也在江南。这也说明了在唐朝后期(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正在从西北向南方、东南转移,最有商机的地方当然是南方,如扬州、益州。“扬一益二”这个说法其实出自宋人洪迈《容斋随笔·唐扬州之盛》:“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记述的是唐后期的扬州和益州,繁盛程度已经超过了北方的长安和洛阳。连踞守在今北京地区的节度使安禄山都看到了南方的商机,他特地派遣诸道商胡到各处经营,主要去的就是南方。商人把赚得的丰厚利润送给安禄山,“每岁输异方珍货计百万数”,极为可观。每当商人来“献宝”,安禄山就着胡服坐重床,烧香列珍宝,击鼓歌舞至暮而散,场面极热闹。

元稹诗中描写的“经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的商人,诗句中列举的经营内容五花八门,海珠、美玉、党项马、吐蕃鹦、火浣布、蜀地锦、越婢、奚僮等都属于各地特产和奢侈性消费品。商人为牟取暴利,通过长途贩运,在长安城的东西市从事交易。但唐代的商品结构其实并不限于上述的土特产品和奢侈品。元稹诗中还提到了商人经营的木材、盐卤,这才是我们要关注的对国计民生更重要的商品。并且,从以上讲述也能看出来,“经营天下遍”的商人也有各种类型,来源和背景也各不相同。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