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宋太祖陵密码

書城自編碼: 386213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文物考古
作者: 查献芹
國際書號(ISBN): 9787205107079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3.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几何之美
《 几何之美 》

售價:HK$ 159.9
马尔克斯传
《 马尔克斯传 》

售價:HK$ 67.9
给年轻人的安顿之书(全2册)
《 给年轻人的安顿之书(全2册) 》

售價:HK$ 156.4
彼美淑令:北朝女性的个体生命史
《 彼美淑令:北朝女性的个体生命史 》

售價:HK$ 82.8
旧纸边上
《 旧纸边上 》

售價:HK$ 78.2
奥匈帝国命运三部曲:曙光乍现
《 奥匈帝国命运三部曲:曙光乍现 》

售價:HK$ 89.7
偷偷恋慕
《 偷偷恋慕 》

售價:HK$ 53.8
我,不适应
《 我,不适应 》

售價:HK$ 48.3

 

編輯推薦:
赵匡胤死后所在的永昌陵是北宋王朝唯一一座由皇帝亲自选定的陵墓,经过千年的无数劫难,他的陵墓成为了乡野间的皇陵。
中国皇陵是沉睡在山水间的历史文献,是珍贵丰富的艺术博物馆,书中既展现了宋朝封建帝王的生活及当时的陵墓制度,也还原了那些最具生命力的鲜活记忆。
200年风云变幻,300余座陵墓历经风雨沧桑,800多件石像低声私语,诉说一个王朝的兴衰与传奇。
內容簡介:
今天的人们对宋朝的往事耳熟能详,但宋朝帝陵则不在人们的视线里。到底它们经历了什么?宋太祖陵及宋皇陵墓葬群的相关故事在这里浮出水面。作为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终结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死后所在的永昌陵是北宋王朝唯一一座由皇帝亲自选定的陵墓,天宝九年(976)的一天清晨,一支响箭刺破云霄,宋太祖赵匡胤对着群臣兴奋地说:“箭落之地便为朕之皇堂也,朕自名曰永昌!”一代开国之君,就这样草率地选择了自己的陵墓所在地,此后,北宋历代君王均葬于此。然而,厄运从此降临,经过后世千年的无数劫难,宋太祖的陵墓成为了乡野间的皇陵。这其中有怎样的故事?答案尽在本书之中。
關於作者:
查献芹,女,本名查琳,自由撰稿人,编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历史专业,曾出版作品《孙膑:足智多谋的军事奇才》等。
目錄
序章 田野乡间的永昌陵............001
第一章 永昌陵的选址
一、鸣箭选陵............ 002
二、五音姓利............ 013
第二章 墓主人赵匡胤
一、生平介绍............ 028
二、建隆之治............ 041
第三章 皇家顶级葬礼
一、葬前丧礼............ 056
二、葬礼、祭礼............ 067

第四章 永昌陵的结构
一、帝陵后陵............ 078
二、其他建筑............ 094
第五章 宋陵石刻艺术
一、神道石刻............ 101
二、风格演变............ 117
三、纹饰书法............ 127
第六章 七帝八陵(上)
一、宋永安陵(宣祖陵)............ 142
二、宋永昌陵(太祖陵)............ 144
三、宋永熙陵(太宗陵)............ 146
四、宋永定陵(真宗陵)............ 151
五、宋永昭陵(仁宗陵)............ 160
六、宋永厚陵(英宗陵)............ 170
第七章 七帝八陵(下)
一、宋永裕陵(神宗陵)............ 176
二、宋永泰陵(哲宗陵)............ 182
三、宋永佑陵与永献陵(徽、钦二帝陵)............ 191
第八章 后陵及陪葬墓
一、元德后陵............ 212
二、濮王园陵............ 224
三、寇莱公墓............ 227
四、包孝肃墓............ 234
第九章 宋陵的血与劫
一、采石之役............ 242
二、守陵之人............ 250
三、盗墓之祸............ 256
四、南宋皇陵浩劫............ 264


第十章 国宝重回故里
一、现存情况............ 280
二、文化开发............ 284
后 记............ 290
內容試閱
在河南巩义市八陵村、西村一带的田野间,散落着上千件的石刻雕像。夕阳西下,乡间格外宁静,金黄的稻谷随着秋风摇晃着,石像横七竖八地立在那里,残缺不全。这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皇家陵墓群——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携领北宋皇陵,还有后妃、宗室及王公大臣陪葬墓。这个皇家陵墓群,叫作七帝八陵,这是因为北宋九位皇帝中,除徽、钦二宗被金人掳走死于漠北之外,其余七位皇帝均葬在这里,还有一位“皇帝”是赵匡胤之父赵弘殷,他的陵墓之前在开封,后来迁到这里。
在七帝八陵中,最有名的就是宋太祖陵,皇陵主人就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宋太祖赵匡胤在其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结束了华夏地区自唐末五代以来长达近七十年的混乱局面,解救了饱受战火之苦的百姓,为宋朝后期文化的繁荣、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他与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击败匈奴的汉武帝、开创大唐盛世的唐太宗齐名。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四位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他们生前种种功绩有国史的记载,风流韵事有野史的传说,就连他们的“身后事”也有诸多的研究。
所谓身后事最重要的就是丧葬与皇陵,而皇陵及其风水都被当时的人赋予一定的含义,这里将成为他们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宫殿,或许他们会在另一个世界再创一番事业。因此每位皇帝都十分用心修建自己的陵墓,希望它们能长长久久地存在。直到现在,西安临潼的秦始皇陵、陕西的汉唐陵保存得都比较完整,然而只有由赵匡胤永昌陵所引领的宋陵散落乡间,这既令人惊讶又令人有些疑惑。
永昌陵经过千年的无数劫难只有遗址尚存,地面建筑大半被毁,百孔千疮,地宫几乎被盗墓贼扫荡一空。现在只有沉默的石狮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望着远方的簇簇青山,忠诚地站岗,它们并不知道自己守卫的大门早已不存在了。当年的宋皇陵如今已变成麦田,古代帝王皇权的象征和让现代普通人吃饱饭的粮食形成古与今、精神与物质的魔幻现实对比。
沉默的皇陵与它埋藏的文物慢慢地呈现出当时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那么我们还能从这座被时间侵蚀的皇陵中看到什么?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永昌陵作为北宋第一座标准皇陵为以后的皇陵制度带来了什么影响?这些被毁坏的石刻又藏着什么秘密?它们屹立千年,又想告诉大家什么?为何宋陵与其他朝代的皇陵在保存上出现这种两极分化的情况?
这些问题让笔者对宋太祖陵产生了好奇,忍不住想透过厚重又沧桑的历史,去寻找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本书从赵匡胤为自己的陵墓永昌陵选址的原因以及选址的方法切入,之后是对墓主人赵匡胤以及对赵匡胤的顶级葬礼和宋朝的皇陵制度的介绍。在对修建永昌陵的背景有了基本的认知后,再从大局到细节来讲永昌陵的整体布局和石刻花纹。
然而历史上对于永昌陵的记载并不多,尤其是现在永昌陵并没有保留下来,因此如果要了解它还是有一定难度。但是永昌陵是北宋皇陵的引领者,而北宋皇陵也是永昌陵的延续。如果单说宋太祖皇陵不提其他七帝八陵,并不能深入了解永昌陵。因此本书中还会介绍七帝八陵的概况和陵主的生平,以及其中皇后陪葬墓和大臣墓的情况。
最后则是讲述关于皇陵建立与守护的困难,以及皇陵现在的情况和未来发展。
这本书希望能够从大局到细节,从建立到守护再到发展来讲述关于宋太祖皇陵的故事。

“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逐却残星赶却月。”这首《日诗》的作者就是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写这首诗时还没有发迹,却已有宏伟志向,后来他也真如诗中所写“走向天上来”,此诗颇有些诗谶的味道。
开宝九年(976),太祖在他西巡回来的路上就这样“草率”地选择了自己的皇陵位置,射箭选皇陵这一段记载出自宋代文言逸事小说《玉壶清话》,这件事真假不曾被考证,但是后来太祖的永昌陵确实就在这里,这是北宋王朝唯一一座由皇帝亲自选定的陵墓。这一段逸事也广为流传。
永昌陵位于今天河南省郑州市下辖的巩义市坞罗河南侧、西村北,巩义原为巩县,是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设立的,之所以叫巩义,是因为它“山河四塞、巩固不拔”,又因为它把守着古都洛阳,所以从很早以前巩义就有“东都锁钥”的称呼。现在巩义境内拥有北魏石窟、北宋皇陵、康百万庄园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可见巩义是块风水宝地,然而在北宋时,这里距离大宋都城汴京(今开封)有100多里,永昌陵成为历史上离都城最远的皇陵。一般来说,帝王死后都会被埋在离都城较近的地方,比方汉唐的都城在西安,他们的皇陵就在西安附近,那里有20多座汉唐帝王陵墓。
皇陵是一个帝王最后的归宿,是他们心中另一个世界的宫殿,而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核心,更是国家的保证。在帝王心中,就是死了也要在另一个世界控制着他的国家,那么皇陵与都城无论是在实际中还是在玄学中都有一定联系。
所以赵匡胤将皇陵选在巩义,除了它本身的地理环境外,还有一定的政治用意。实际上当时太祖年仅50岁,并非日暮途穷,为何突然选定皇陵呢?其实这种种都是为以后迁都做准备。
太祖将这两件事连在一起也是不得已,选定皇陵这一年其实对于赵匡胤来说,本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
开宝九年(976)正月十五上元节的活动从前一年冬至日就开始准备了,国都汴京的老百姓在宣德楼大街搭起看棚、编制草龙,百戏艺人汇集于此,击丸、蹴鞠、踏索、上竿、鱼跳刀门,这些节目五花八门,艺人的技艺令人拍案叫绝。汴京到处张灯结彩,大内前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
就在两个月前,也就是开宝八年(975)十一月,赵匡胤以“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为辞,拒绝了江南国主李煜的援兵请求,决定要彻底收复江南。
事实上,这场仗从准备到攻打已经有三四年了。开宝四年(971)二月,宋灭南汉后,就开始准备平定江南。而南唐后主李煜对此非常恐惧,他不求当皇帝,只希望能保持现在的一切。他主动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又派遣自己的弟弟郑王李从善(940—987)来到汴京朝贡,将这些告诉赵匡胤,表示愿意称臣。太祖同意,但将李从善扣了下来。而且太祖并没有打算放过李煜,他派宋军于荆南建造战舰,李煜生性懦弱,得知后怕惹祸,只好放任宋军,每日与臣子设宴喝酒,以酒浇愁。
开宝五年(972)正月,李煜再次表达臣服的态度,并颁布了一项废除礼节的法令:下“诏”改称“教”;改中书、门下省为左、右内史府,尚书省改为司会府,御史台改为司宪府,翰林改为文馆,枢密院改为光政院;降诸“王”为“公”,以避宋代,以表示尊敬。但实际上,有宋使来,李煜只是撤去大殿中僭越的器物,等到宋使走后,再恢复原貌。太祖本意并不想劳民伤财,于是册立李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又在汴京城设了一座府邸,暗中建议李煜进京投奔宋国。然而李煜只是遣户部尚书冯延鲁(905—972)为李从善所受封赐道谢,冯延鲁一入汴京就生病了,而太祖知道冯延鲁的才能,此时冯延鲁年岁比较高,太祖见他生病便命使者带着太医为他诊治,之后就下诏令其南归,不再提让李煜入京的事。冯延鲁回国之后,就辞去了自己的职务,但后主不准,后来他病逝于金坛五叶村的家中。
开宝六年(973)夏,太祖又遣翰林院学士卢多逊出使南唐,希望李煜主动投降,但是李煜只上表愿接受北宋册封爵位,并不想投降,太祖被拒绝。
开宝七年(974),李煜似乎觉得赵匡胤只是“吓唬”他,因此居然上表求放李从善归国,宋太祖没有准许。到了秋天,宋太祖又给了李煜一次机会,他先后派梁迥、李穆出使南唐,诏李煜进京,理由是祭祀神灵。然而李煜托病不从,回复“微臣为朝廷效力,只盼能保住祠堂,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唯死而已”。
李煜如此表明态度,导致南唐与北宋彻底决裂。
太祖有了这两年的准备,当即遣颍州团练使曹翰兵出江陵,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为升州西南路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偕都监潘美,统领10万大军出荆南,水陆并进;李煜也筑城聚粮,开始备战。到了闰十月,宋军攻下池州,李煜也彻底将臣服的面具摘了下来,下令全城戒严,并停止沿用北宋年号,改为干支纪年。可是他面临的不只有大宋,还有吴越。这个时候吴越乘机进犯常州、润州,李煜便派人质问吴越,说以“唇亡齿寒”之理,吴越王不回复,反而将李煜的书信送到宋廷。
北宋攻陷芜湖和雄远军,沿采石矶搭建浮桥,渡江南进。李煜征召将士,委任皇甫继勋统领兵马,全力御敌,因为兵力差距太大,南唐大军溃不成军。然而这些消息李煜并不知情,内殿传诏徐元瑀、刁衎阻隔战败消息,宋屯兵的部队,距离金陵城只有10多公里。
宋军三面进攻,十一月二十七日金陵失守,守将呙彦、马承信、马承俊等力战而死。最终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正月四日,李煜被俘送到京师,携其子仲寓,弟从镒、从谦、从度、从信等伪官属45人,素服待罪于明德门楼前,赵匡胤封其为违命侯。
至此,不过登基才16年的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平定江南,“先南后北”方略的“先南”部分完成,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达近70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形成这期间最接近大一统的局面。那年上元节,赵匡胤或许站在城楼上与民同乐赏灯,草龙灯随风飘动,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舞,红红火火。
这次胜利没有让他停止脚步,他继续对外进攻北辽,而对内他有一个重大的事情要做——迁都洛阳。
从皇宫城楼往外看,满目灯火万盏,把整个汴京照得通亮,可与皓月争辉。
因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这四条河环绕或者穿过汴京,汴京被称为“四水贯都”,“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唐朝时期,又有李渊的玄孙李勉(717—788)任永平军节度使和汴宋节度使,扩建汴京城池,这里城宽池深。在和平时期,汴京确实是一个好的都城选择地。开国之初,赵匡胤为实现统一,南征北战,在战略上是攻势,战场是在别人的土地上无须过多顾忌。汴京通达便利,容易出兵,方便提供战略物资,定都于此仍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