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HK$
143.4
《
清俗纪闻
》
售價:HK$
98.6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HK$
76.2
《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售價:HK$
188.2
《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售價:HK$
65.0
《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售價:HK$
96.3
《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售價:HK$
291.2
《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售價:HK$
177.0
|
編輯推薦: |
《老子》是以“无为”思想为特征的高度凝练的哲学著作,《孙子兵法》则是主张将“人的作为”发挥到极致的兵书,二者看上去南辕北辙,实际上却都选用“水”这一意象来阐述他们的哲学思想,“水”的看法也体现了两位哲学家的人生观念。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两位日本学者对《老子》《孙子》两部中国传统经典的创新性解读。
《老子》是以“无为”思想为特征的高度凝练的哲学著作,《孙子兵法》则是主张将“人的作为”发挥到极致的兵书,本书既是把两部经典的代表性观点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有助于读者更透彻地看到《老子》《孙子》各自的思想,而且还能发现二者碰撞出的新的观念火花。
书中共用四章来对比讨论《老子》《孙子》的思想,分别是“基本理念”“生存哲学”“与人相处之道”“漫步人生的方式”。每章中先介绍老子的理念,再介绍孙子的观点;本书特色之处在于介绍完二者观点后,还有一个版块让老子和孙子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谈”,对谈虽然是虚构的,但它依据的是真实的历史背景以及对二人的思想的完备理解。“隔空对谈”的形式丰富了本书内容的可读性,以更生动、贴近生活的方式加深读者对于老子、孙子其人、其思想的认识。
|
關於作者: |
蜂屋邦夫,1938年出生于东京都。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毕业于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毕业于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学系,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大东文化大学国际关系系教授,2009年退休。专攻中国思想史、道教思想史。
汤浅邦弘,1957年生于岛根县。 大阪大学大学院教授。 大阪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毕业,文学博士。曾任岛根大学助理教授,2000年开始至今,任北海道协和大学担任讲师,专攻中国思想史。
|
目錄:
|
第1章 基本理念_001
老子:顺道而生—蜂屋邦夫_003
老子 是个真实存在 的人物吗? _005
进入二十一世纪 以来的新发现_008
什么是老子思想中最根本的“道”_011
“有”和“无”均为“道”之活动_016
无中生有,进而万物生长_019
“无限大”的概念_023
老子思想诞生于对儒家的批判_025
孙子:不战而胜—汤浅邦弘_033
一家一册的“畅销书”_039
出土竹简中的新发现_041
什么是战争? _043
战前先给战斗力打分_046
我军和敌军都能保全的胜利_049
只有事先充足的准备才是胜利的保证_052
不战而胜思想的多种运用方式_054
隔空对谈·老子× 孙子:老子之道、孙子之道_057
三个同时代人_058
什么是“道”? _060
老子的兵法_062
第2章 生存哲学_065
老子:上善若水—蜂屋邦夫_067
“无为自然”的概念_069
有所作为则天下不治_073
向水学习柔弱的生存方式_076
与世俗知识相反的真理_081
强者不争_084
《老子》的“不战而胜”_088
孙子:水是最理想的形态—汤浅邦弘_093
洞察人的本质_094
人该怎样活着_098
灵活判断情况并采取与实力相符的对策_102
气和势—根本物质和集团能量_107
水—军队的理想姿态_110
隔空对谈·老子× 孙子:水使人变成哲学家_113
将“水”作为理想的思想_114
柔弱之水的强大_116
水激发思想家的想象_118
第3章 与人相处之道_121
老子:谦恭为佳—蜂屋邦夫_123
与其企望成功不如避免失败_124
不自作主张才能获得人们的敬爱_128
不全面对决,而是谦恭地对外交往_130
蒙蔽对手的战术_134
君主无为,尊重人民的自主性_138
老子心中的理想社会_141
孙子:刚柔并济—汤浅邦弘_147
阐述组织论最彻底的兵书_148
将军与士兵的相处之道_152
极端状况下将军如何管理部下_157
人际关系的要诀_161
隔空对谈·老子× 孙子:面对“战争”的两种思想_167
《老子》是遁世者的思想吗? _168
组织之中的人_171
第4 章 漫步人生的方式_175
老子:顺其自然—蜂屋邦夫_177
舍弃多余的东西_178
知道满足_183
简约的规劝_187
舍弃相对的价值观_190
《老子》的有趣之处_194
孙子:随机应变—汤浅邦弘_199
从兵书独有的智谋中得到启发_200
取得先机,随机应变地行动_206
不以取胜为目标,要以不败为目标_211
新人和新古典_215
隔空对谈·老子× 孙子:把“老孙”思想当作人生良药_219
真正的幸福_220
老子和庄子_222
走向“老孙”思想_224
后记_227
|
內容試閱:
|
序言:带你进入老子 孙子的思想世界
意外的偶遇往往会带来崭新的发现——本书就是基于这种想法策划的。
回到距今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国。活跃于春秋时代末期的两个人物——老子和孙子,是代表诸子百家的思想家。然而,老子是提倡无为自然的道家鼻祖,孙子是将人类的“有为”发挥到极致的战争原理的深思者,二人的思维倾向相去甚远,说是两个完全对立的端点也不为言过。虽然到目前为止将老子作为道家思想家推举、将孙子作为兵法家讨论的书籍汗牛充栋,却从未有人做过将他们二人合二为一的尝试。
然而,老子和孙子的确有令人不可思议的相似之处,最为突出的就是对“水”的共同关注。老子将水看作理想世界——“道”的呈现形式而大加赞赏。水本无形,姿态可变化无穷,就连在人类厌烦的地带,水也能平心静气地流淌,从而滋润万物促其成长。正是水的这种姿态让老子发现了世界最理想的形态。
孙子也将军队的最佳姿态用水来形容。将我方的实情暴露给敌军是最危险的,必须将军队的实况隐蔽,灵活善变而行,如此才能在举兵之时爆发巨大的能量。军队最理想的形态恰与水的样子相似。
本书用四章将老子和孙子的思想进行通俗易懂的解说,并在各章的结尾进行老子和孙子的虚拟隔空对谈,这样就能让他们二人将彼此当作镜子,映现出意想不到的共通之处。另外,我们特别想提倡的是:“老孙”思想而不是“老庄”思想,才是能为人类谋求真正幸福的不二法门。
孙子兵法:不战而胜!
兵书《孙子》诞生于距今约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代的中国。
这时期,战争方式以吴国引发的战争为契机发生了很大变化。之前的战争都发生在能看得清彼此的大平原,两军的战车并列成一大排,等开战信号发出后才开始打仗。兵力从数百到数千最多数万,以贵族为主要构成部分的兵士们保持着一种作战的美学。
但是,到了春秋时代末期之后,战争变为所谓战争总动员的态势,平民也被动员参战,兵力达数万乃至数十万,战争时间最长的长达数十年。战争形态也不限于沿国境线的小规模争夺,而变为直接面向敌国首都、奔驰长达几千里距离、一鼓作气进攻作战。具备机动力的步兵和骑兵取代战车成为军队核心,武器上也开发出来了杀伤力非常大的弓矢—弩。
据说春秋及战国时代中国大约编纂了近二百册兵书,绝大部分都没能流传至今,多因为那些兵书都是切合作战现场情况而写的,即将军(指挥官)就某一个特定战斗所采取的具体战术进行解说并介绍参战人物和逸事,它们就单单属于战史和人物传记之类,随着时间推移其内容逐渐落伍于时代,读来也就索然无味了。
与上述平庸兵书迥异的是《孙子》。首先,它几乎并不推举具体战争事例,也不言及将军姓名、地名等固有名词。被认为是作者的孙武(孙子)本人是侍从吴国阖闾的将军,有过无数次战争体验,他将那些体验一并纳归于己,然后完全消化并提升到思想层面。他并不记录具体经历和战争情报等,而是用凝练语言述说高度抽象化、规律化后的军事思想,或者说是普遍性的哲学,并从其中产生一种“自由”,即各个时代各类不同读者根据自己立场和处境对《孙子》思想哲学理解和应用的自由。这也是《孙子》在今天仍被传承阅读,进而在组织论、经营论、领导者论、个人处世法等层面上均获得众多读者的理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