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HK$
72.8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5.7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HK$
110.9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HK$
50.4
《
如见你
》
售價:HK$
51.3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HK$
67.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HK$
67.1
|
編輯推薦: |
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莆田广化寺、扶风法门寺、北京龙泉寺方丈,《法音》杂志主编--学诚法师第一部权威的开示文集,在佛教信众心目中威望极高。一代高僧与您面对面谈和谐世界与清明内心的美好愿景。
内容通俗易懂,僧众皆宜。既有佛法的教理教义,又有结合现世生活的诸多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佛法诠释,将深奥庄严的佛学智慧化作口耳相传的浅显妙语,娓娓道来,十分亲切。
学诚法师始终以一颗慈悲佛心为芸芸众生指引道路,召唤佛教徒与所有追求幸福与快乐的人们,破除无明我执之烦恼,绘制互助、平等、共生的和合世界愿景。
首部写给僧众的一套充满法喜的学佛修行指南。通过佛教的价值观自觉行愿,共享众缘和合的和谐新世界。打开本书,沐浴"最具幸福能量寺庙"龙泉寺的佛法智慧,拈花问佛,洞察世事,在和谐世界中寻得自己的小确幸。
附赠学诚法师吉祥法照和亲笔签名印章,时刻护佑、处处吉祥。
|
內容簡介: |
《和合与愿景》是学诚法师文集系列第二本。现代文明中的人类陷入“自我认识的危机”,心的力量越来越脆弱,世界亟待和谐。促进世界和谐是佛教徒的神圣职责与使命,和谐世界需要从心开始。学诚法师将佛教的价值观放于世界文化的体系中,强调世界和平是以人类心地和平为基础的漫长过程,并提出众缘和合,构建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希望发挥佛教的社会责任,使个体能够真正追求并获得幸福与快乐。
本书如同一位传递佛教智慧的使者,希望能够给现代快节奏生活中奋斗的年轻人、渴望修身养性的中老年人,带去佛性的关怀和力量,过上吉祥、喜乐、幸福、圆满的人生,并由个人出发,净化身心、利益人间。
|
關於作者: |
学诚法师
俗名傅瑞林,1966年出生,福建仙游人。1982年于莆田广化寺定海长老座下剃度,并依止圆拙老法师修学。1991年于中国佛学院获硕士学位。2007年获授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教育行政学荣誉博士学位。2010年获孟加拉国阿底峡大师和平金奖。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副主席、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陕西扶风法门寺方丈、北京龙泉寺方丈、《法音》主编、《福建佛教》主编等职务。
|
目錄:
|
I 章前语/ 006
佛教的和平观/ 008
佛教与和谐世界/ 018
和谐世界 从心开始/ 021
和合需要众缘 众缘才能和合/ 033
同一个世界 同一种行愿/ 044
促进世界和谐是佛教徒的神圣职责/ 051
让佛教的价值观放于世界文化的体系中/ 058
II 章前语/ 070
当今佛教的社会责任--建设人类的心文化/ 072
新文明 心文化 心和谐/ 081
佛教文化的社会价值与影响/ 096
信心与文明--佛教徒在当代社会的使命/ 110
III 章前语/ 124
以佛法营造美好人生/ 126
吸纳佛教智慧 维护内心和谐/ 136
老实认真 法住法位/ 141
社会福祉与佛教慈善/ 183
参考文献/ 235
|
內容試閱:
|
以佛法营造美好人生
大家来到寺院,想必都会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都会有一种虔诚的心、恭敬的心。为什么来到寺院里会有这样不同于到其他场所的心理状况呢?因为我们外在的环境不一样,氛围不一样。寺院不同于社会上的公共场所、娱乐场所的氛围,寺院里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在修行,有出家的法师,也有居士。虽然在历史上也发生过灭佛的事件,像我们常常听到的"三武一宗"灭佛等,但是再怎么灭,还是没把佛教灭掉,现在信佛的人反而越来越多。我们所有的风景名胜区,几乎都有寺庙,都有流通处流通佛法,也可以请到佛像。目前我们国内也有很多的企业和艺术家,不断地在制作佛像,并且都很有规模。
现在,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开放,宗教信仰也很自由,物质生活也比较好了,所以大家开始追求精神领域的提升,需要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信仰。宗教信仰,尤其对佛教的信仰,是最为稳妥、最为安全与可靠的,也是最容易被中国人接受的信仰方式。佛教已经在中国流传两千多年,已经同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融为一体。虽然佛教发源于印度,遗憾的是过去很多印度人反而不知道佛教,甚至不知道历史上有释迦牟尼佛。后来他们怎么了解到呢?是根据中国的玄奘大师、义净大师、法显法师等西行求法的高僧写下的《大唐西域记》等著作。《大唐西域记》等被翻译成外文以后,他们再慢慢考证,通过考古发掘得到验证,原来在印度历史上确有释迦牟尼佛,佛教确实在古代印度广泛传播。
反而,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的漫长岁月中,在各个历史时期,各个社会阶层,中国人都知道有佛、有观音菩萨等。更多的平民百姓,他们根本不知道释迦牟尼佛是印度人。也就是说,在我们中国善男信女们的头脑里,佛是没有国界的。实际上,佛确实是没有国界的,他不受时空范围的局限,只要你信仰他,都能够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和护佑。现在很多西方人也信仰佛教,如欧洲人、美洲人、澳洲人,甚至非洲人。佛教传入世界各国,为不同民族所接受,这充分体现了佛教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宗教情怀。
我们过去对宗教、对佛教,会有一种片面、负面甚至错误的看法。当然,现在的社会舆论也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时,要求宗教界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作用。发挥什么作用呢?就是宗教对世道人心有益的作用,要把这种好的作用发挥出来。这样的话,从整个社会环境来讲,对佛教信仰的接受与传播,将会越来越好。
我们来到寺庙,更多的人对寺庙,对佛菩萨,对出家的法师,是非常陌生的。长期以来我们受到的是诸如小说《西游记》、电影《少林寺》以及其他影视作品的影响,这些影视作品传达出来的更多是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因为这些都是演员演出来的,没有根据出家法师的指导,没有经过佛教界的认可。大家先入为主,接受了这样的观念以后,本来对佛教、寺庙、出家人就不了解,在接受这些非常负面、片面的观念以后,对佛教的误会也就越来越深,误解也就越来越多,不知不觉就形成了一种观念,认为佛教与社会格格不入,出家人只是敲敲木鱼念念经,是很消极的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越来越多,再加上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佛教寺庙也受到社会各种各样思潮的冲击,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寺庙里也很不容易保持一方净土。因为寺庙本身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它和社会人群息息相关。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这样一个特殊因缘下,人们要认识佛法的本质,是非常不容易的,能够领会到佛法的真正内涵,要具足很大的善根福德因缘。因为信仰佛教,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追求,精神上的境界,超凡脱俗以后的感觉,用佛教的话讲,就是净化人心--人心完全都是清净的,完全超越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后的空灵的境界,空性的境界。
在印度,有一位居士很有名,叫作维摩诘居士。他在佛法上的成就很高,在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比有些出家法师的成就还要高。唐朝的时候,也有一位号称是"中国维摩诘"的居士,他的名字叫庞蕴,这位居士也非常了不起。他天天参悟佛法,后来觉得自己功夫已经很好了,有一定条件了,于是开始遍访名师。他听说在江西有一位马祖道一禅师,禅定的功夫很高,对佛法非常有境界,这位庞蕴居士就发心到马祖道一那里去参拜。参拜的时候,这位居士提出一个问题说:"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万法,就是万事万物,包括所有的人、社会和自然,也就是说不同世间这些现实的人和事物作朋友的人,是什么人?换句话讲,不同于凡人的人,是什么人?马祖道一就回答他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再与汝道。"意思是说如果你能够一口把西江里面的水全部喝尽,再告诉你这个答案。一般人没有那么大的气魄,也没有那么大的心量跟肚量,一口能够把西江里面的水全部喝进去。但是庞蕴居士就在马祖道一的这个答案下,大彻大悟。他在马祖道一的道场里面专门修行两年,之后他就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扔到江里不要了,带了他的家眷到山里面专修,最后成就非常高,有很多他的语录流传于世。
这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学业、事业有成之后,人生的归宿是什么?人生的追求是什么?维摩诘居士在印度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人,庞蕴居士在中国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人,他们最终都选择去修行,这就关系到对修行的正确认识问题。修行不仅仅是念经、磕头、念佛,换句话来讲,念经、礼拜、念佛,是修行的一种方式,目的是要对治我们的散乱心、分别心、狂妄心、贪婪心,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如何来认识、来对治内心当中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世间的东西,比如财富、物质、名位等身外之物,大家喜欢去追逐。用世间的标准来讲,这是一种成就。在过去,如果你是贫下中农,越穷越好,身份自然也就会比较好。现在可就不一样了,人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少人会认为越富越好,越有钱越好,越有钱越能说明这个人有能力,越有钱越体面。这是因为在不同的时期,社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但是你所拥有的物质财富,一方面可以说是你自己努力创造出来的,但另一方面,在我们创造、得到这些财富的过程中,是怎样得到、怎样创造的呢?在得到和创造的过程当中,是不是有损人利己的行为和动机?如果根据佛法的原则来讲,要自利利他,如果自利损他就是不对的,不能给别人造成损失,更不能去害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达到双赢,大家都能够得到利益与好处。实际上我们在经营的整个过程中,更多的时候只是考虑到一方的利益,而不会去考虑到顾客,不会考虑到社会更多的人,不会考虑到国家。这样做怎么可能找到平衡点呢?在不损人、不害人的前提下,又能够在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政策环境下去经营事业,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经营事业其实就是经营自己的人生。看一个人的成就不仅仅是从他的物质拥有量来判断:不少人钱赚很多的时候就会出问题,然后破产,这个原因就是人的贪欲在作怪。也就是说,如果拼命地用种种方法去掠夺财富,就说明人的贪欲在扩大,贪婪的欲望在起作用。我们得不到的时候,就会采取种种手段、谋略加害于人,用佛法的观点来看,就是瞋心;如果看到别人得到财富,看到别人在进步、被提拔、有好的职务等,我们自己内心就会难过、不好受,根据佛法的观点来看,就是嫉妒心在起作用;自己比较有能力、工作比较好、家庭比较好,就会觉得别人较差,别人不如我们,别人怎么会那样差劲,根据佛法的观念来看,就是一种慢心;在现实生活当中,常常不知道自己何作何为、何去何从,不知道怎样同别人打交道,与人相处,与人为善,不知如何下手,根据佛法的观念来说,就是无明、愚痴。这些都需要靠佛法的智慧来净化。所以更应该从精神层面来看,刚才我所谈到的这几种内心的问题,用佛法的话来讲,就是烦恼。这些烦恼如果得到净化以后,通过我们个人的努力,我们能够得到多少,就是自己的成绩、自己的因果了。如果得不到,内心也不要瞋恨于人,也不要不好过;自己比别人好,也不要去轻视别人;别人比我好,也不要觉得不如人,不好受。这样的话,我们就有了平等心、无分别心,我们内心就能够找到自我平衡的办法,就不容易受到外境、别人、物质环境的负面影响。不然,我们的心时时刻刻都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左右,不知不觉,自己就找不到感觉,自我的意识慢慢就没有了,自己更不知道要怎么做、怎么走,就会迷茫困惑。这是当代很多人所遇到的问题,他们总是处于迷茫、困惑、彷徨、无助、无奈等状态,久而久之,人就成了一个亚健康的人。这样,自己的生活就越来越缺乏乐趣和方向,没有能力去认识自己的问题,没有能力去反省自己的问题,更谈不上如何来改进自己的问题。
现代社会因为科技、商业、物质的主导作用,人内心的力量、心灵的力量越来越脆弱,变得没有能力去查找问题。如果你想在社会上有所成就,能够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自己就要拼命地努力工作。久而久之在这样的大环境里,人就会活得越来越累。你拼命地工作,虽然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但内心当中的幸福和快乐,反而离自己越来越远。天天工作,就没有时间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没有心思来享受天伦之乐,来享受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优美。也就是说自己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自己没有心思去享受它,更不要说我们内心的境界与功夫了。因为我们所有的心都用到物质层面去了,不知不觉,自己的心就成了物质的奴隶,也就是物质主导了我们的心,而不是以自己的心来主导物质。当然佛教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认为的唯心主义,佛教谈的是缘起论,心和物是平等的,最终都能够用空性来解释与会通。
如果心变成物的奴隶,是很痛苦很悲哀的事。怎么办呢?不是说我们不去创造,不去努力,不去追求,而是说我们在努力、创造、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如何来面对与解决,内心的创伤如何来弥补,内心的困惑如何来破除。从而能够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信心,对自己的未来与前途越来越感到有希望。
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生活在世间,对世间是一个有作用的人,是一个能给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人,是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更进一步来讲,与自己所接触到的人,比如与自己同一单位的人、同一部门的人、同一企业的人相处,你如果是主管的话,应该要有恩于大家,有利于大家,有助于大家,这样下面的员工,跟我们相处的人,才会觉得我们的主管,我们的上司,我们的负责人,对我们有恩、有利、有帮助,自然而然大家都会拥护,感恩戴德,听话服从。如果反过来,带头人自己也会很痛苦,觉得手下这些人不可靠,不值得我信任;下面人也一样会觉得,上面领头的人,都是自私自利、不顾大众利益的,久而久之也会背叛。这样,我们整个人生的方向就没有了,我们整个的环境就不和谐了,问题就会百出,要做的事就干不成。所以,我们在一个单位里面,只要有人的地方,肯定会有问题,会有矛盾,会有烦恼。我们要净化自己内心的烦恼,解决自己内心的问题,以及要同我们相处的人、自己周围的人、跟我们息息相关的人,跟我们利益相关的人改善关系,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去对待与解决。这样慢慢把这个问题想通了,这个问题得到淡化了,其他的工作自然而然也就会越来越好做,事业也就会越来越有成了。
吸纳佛教智慧维护内心和谐
北方的11月,已经充满寒意。地处凤凰岭山脚的龙泉寺,夜里一片清寂,抬头能看见天空的星星。北京城的灯火隔了远远的一段距离,看上去像另外一个世界。
约定采访时间,赶到龙泉寺已经是夜里8点。学诚法师平和从容地在会客室接受了我们的专访。对于每个问题,法师几乎都是不假思索,似乎这些问题已经在胸臆间盘桓已久。
记者:您最近在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接见全国宗教团体领导人研讨会上,提出"佛教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人们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学诚法师:宗教有走向社会的基础。第一,它有信仰内涵和思想理论基础;第二,它有社会实体结构,比如宗教团体、寺院;第三,它有文化产品,比如书刊、杂志等;第四,它有出家的僧众和在家的信众等。佛教有一套严格的传承体系,它的思想理论、实践方法、修证果位,是对社会众生的一种关怀。现代人压力很大,焦虑、忙碌、身心不和谐,需要靠佛教慈悲、宽容的心和智慧的抉择去指引。
记者:您与企业家接触多吗?在佛教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如何看待企业家这个群体?
学诚法师: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企业家越来越多,我接触的企业家自然也就越来越多了。现在,企业家的素质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社会地位越来越稳定,由此形成的企业文化也越来越趋向成熟,这与国内很多企业的发展壮大是紧密相连的。
佛教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力量。首先需要群众的参与、互动,同时也需要企业界、文化界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社会很大一部分物质财富由企业家直接掌握和支配,这种财富成为一种变革的力量,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记者:目前企业界不少人推崇"自由竞争、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观点,强调"狼文化",而佛教提倡平等、宽容、忍耐等诸多美德,您作为佛教界的高僧大德,怎么看待这种冲突?
学诚法师:一部分人对"狼文化"的崇拜,能否代表整个企业界和社会的主体,值得进一步商榷。从佛教的角度讲,做一件事情有它的目的,做人也有目的。企业要营利无可厚非,但是单纯追求利润、产值和财富,不够全面,还要关注人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内心越来越清净、善良,每个人的心灵都能够敞开,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如果企业里的每个人都将物质利益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就容易造成不顾一切的后果,这是很危险的。企业文化不能以物质利益笼罩一切。我们是人,而人就要有智慧、有人性,应该以一颗宽容、慈悲的心,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服务社会、造福人群。
记者:您认为,佛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经营管理可以从其中汲取哪些营养?
学诚法师:现在有一种"白领修行"的方式。在企业工作的人,一直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辛苦、忧虑、身心不和谐,有必要定期进行精神的调适。这种调适在企业环境中很难实现,而寺庙的环境、佛教的修行方法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西方国家以及日本、韩国等,企业经营管理者从寺庙里得到过很多借鉴,其做法也相对比较成熟,而国内却刚刚开始,这要有个过程。要逐渐接触、慢慢了解佛教,消除对佛教片面、负面甚至错误的看法。
记者:有许多迹象表明,"国学"正在重振,"国学"已经成为企业界、学术界比较流行的一个概念,您认为佛学在"国学"中处于一个什么地位?
学诚法师:佛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思想最为精粹,理论最成体系,经典著作浩如烟海。相比儒家、道家等诸子百家而言,佛教经典无论从数量还是内容,有过之而无不及。另外,它有很多寺庙作为文化载体,有很多法师、信徒传承发扬,因此经久不衰。
鸦片战争以来,"国学"的影响力逐步下降,现在要完全恢复到过去的水平是极其困难的。第一,西方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第二,缺少过去那样的书院,没有足够的人才培养场所;第三,现代商业社会里,利益关系贯穿一切,传统伦理观念面临着很严峻的冲击。
传统社会是一个静态社会,科技、交通不发达,一个村庄的人基本是一个群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紧密,而现代社会却是一个动态社会。因此传统文化的重振,仅靠单一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多种力量的融合。通过儒家与佛教等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才能重建中国伦理道德的完整体系。
伦理是社会最为坚实的基础,它表明人与人之间到底存在一种什么关系。"和谐"的观念很好,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个性,但也能够包容不同个性的事物,吸纳不同的文化,甚至不同的价值观。异中求同,同中存异。
记者:佛教在重振"国学"的时候,能做些什么事情?
学诚法师:重振"国学",佛教大有可为。最简单的,比如佛教徒的生活方式--在寺院里吃住、每天早晚课读经书等等,是最符合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是否有活力,体现在它能否生活化。可以说,传统的生活形态,佛教寺庙里保持得最好。
|
|